搜索
收藏
滁州瑯琊區:“四抓四促”構建理論宣講“四化”新格局
時間:2024-07-26 來源:安徽學習平臺 作者:汪飛
近年來,安徽省滁州市瑯琊區聚焦“陣地普及化、隊伍多元化、內容精準化、形式多樣化”發展目標,積極構建基層理論宣講工作新格局,努力暢通黨的創新理論基層傳播“最后一公里”。
抓載體,促陣地“普及化”。統籌利用基層文明實踐、黨史(黨性)教育館等陣地資源,打造“固定陣地”,加強標準化規范化建設,著力提升基層理論宣講陣地硬件水平,目前全區共建成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(所、站)53個、社區黨史館10個、黨建教育館近10個。借助社區“板凳議事會”“樓道議事會”等基層議事協商陣地,拓展“移動陣地”,定期組織黨員領導干部開展面對面的微宣講,用通俗易懂的“土話”向黨員和群眾傳播理論政策、暢談轄區發展變化,不斷將宣講陣地向基層延伸。依托“學習強國”“美好瑯琊”、應急廣播等載體,發揮“網絡陣地”突出優勢,靈活采用視頻課堂、網上課堂等形式,定時向黨員干部和群眾推送理論學習內容,開展線上討論,實時分享學習心得,有效破解線下宣講單一、資源不共享等難題。
抓培育,促隊伍“多元化”。創新“1+6+N”模式,著力構建宣講人才矩陣,立足“本土化、專業化、特色化”,充分整合轄區人才資源,根據宣講員擅長領域,針對不同群體分領域、劃條塊進行宣講,構建多元理論宣講隊伍體系。以區委宣講團為主體,統籌干部宣講團、青年宣講團、巾幗宣講團、勞模宣講團、“好人”宣講團、“五老”宣講團等6支宣講隊伍力量,吸引科技、教育、消防、衛健等各行各業專業人員廣泛參與,形成“專家講理論、干部講政策、百姓講故事、典型講奉獻、青年講傳承”的宣講矩陣。同時,通過集體研討、實踐參觀、學習培訓、參加比賽等方式,組織宣講員先學一步、深學一層,引導宣講員全面、系統、準確理解和把握宣講內容,真正做到“給人一碗水,自己要有一桶水”,不斷提升宣講員的能力水平。
抓內容,促主題“精準化”。緊扣主題主線,根據不同受眾群體,精心設置宣講主題。“套餐式”宣講聚焦主責主業,堅持用黨的創新理論武裝全黨、教育人民、指導實踐,今年以來,緊緊圍繞黨的二十大精神等重點內容,常態化開展“舉旗幟 送理論”專題宣講280余場次,受眾超8500人次。“點單式”宣講立足聽眾需求,采取調查問卷、座談會等方式,梳理分析基層黨員群眾需求,有針對性地安排宣講主題,讓理論宣講真正發揮效果。“時令式”宣講錨定重要節點,緊緊盯住“三八”婦女節、“五四”青年節等重要節日節點,統籌好人典型、巾幗力量、青年講師等群體開展系列宣講活動。同時,充分利用“我們的節日”活動載體,開展端午、中秋、七夕等傳統文化宣講,切實增強宣講的針對性、實效性。
抓創新,促形式“多樣化”。緊扣群眾需求,創新宣講形式,推動理論宣講“聲”入人心。探索“宣講+中心工作”,把講臺搬進基層一線、生產車間、廣場長廊、軍營學校,將理論宣講與群眾生產生活實際有機結合,以實踐立論、用事實說話,做到理論宣講貼合實際、鮮活生動,讓理論宣講入“理”更入“心”。探索“宣講+文化文藝”,發揮文化惠民、文化利民、文化育民作用,運用歌舞、快板、詩朗誦、講故事等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,開展寓教于樂式宣講,將深刻的內容形象化、生動化,激發基層黨員干部和群眾共鳴。探索“宣講+志愿服務”,牢固樹立服務基層、服務人民的鮮明導向,以科技文化衛生“三下鄉”等活動為契機,在理論宣講活動中融入愛心義診、暖心慰問、公益普法等志愿服務活動,用實實在在的為民服務成效檢驗理論宣講成果。
責任編輯:馬 靜
執行編輯:吳誠誠